
专家简介
沈越,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在Science、Joule、J. Am. Chem. Soc、Adv. Mater.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超声检测技术和搅拌式自分层电池。
报告摘选
- 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和必要,离不开对电池内部健康状态和失效机制的深入分析。锂离子电池的封闭式包装,对其内部结构表征构成巨大挑战。
-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和方向性,广泛用于物品透射、缺陷检测。超声扫描是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
- 超声检测电池的基本原理:电池产气或浸润不良会导致超声透过率下降,传播变慢,可用于微升级内部产气与电解液浸润不良分析。
- 目前的自研设备及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30余家企业。Dalhousie大学教授、三元锂电之父、特斯拉电池项目研究主席、加拿大科学院院士Jeff Dahn对此评价说,“我们已经用它来研究电解液浸润、电解液稳定性以及老化电池过程中电解液的损耗。我们认为它还可以被用于研究电池内电解液极化过程,这方面实验已经开始。还可以想象用这台优秀的仪器实现许多其它实验。”
- 固态软介质超声扫描系统:匹配自动化产线的生产节拍;实现亚分钟级电极弛豫过程的捕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