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清华大学郝瀚副教授:中国电网侧车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潜力研究2021-09-03 作者:郝瀚 | 来源:《电气技术》杂志社 | 点击率:
导语郝瀚,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教授
报告摘选
-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巨大变革,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扩大。如何有效处理退役动力电池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焦点。梯次利用为解决退役动力电池处理、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 方法模型:1)构建“车+电网”系统模型,预测未来电池使用阶段动态变化;2)通过交通影响模型(Transport Impact Model, TIM)预测未来中国电动汽车产销量/报废量;3)通过电池寿命衰减经验模型计算不同类型电池在不同储能应用下的使用年限;4)未来固定电化学储能需求预测模型。
- 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报废量和固定电化学储能需求预测为基础,分析未来;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可以显著降低未来“车+电网”系统对新电池需求;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可以大幅度降低固定电化学储能的新电池需求,直至完全满足这一部分需求.
- 2050年固定电化学储能系统电池需求量约为0.2-0.8TWh,且全部来源于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2030-2040年前后,梯次利用电池将取代新电池成为电化学储能系统的主要电池流入,流入电池SOH集中在80-90%之间;初期阶段电池SOH较为健康,后期电池SOH将集中在60-70%。
- 企业投入:1)推进电池模组余能检测、评估、分选、BOS系统设计等技术研究;2)推进梯次利用不同商业模式的探索。
- 政策支持:1)建立健全相关体系标准,建立多方面联动的车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合作机制,推动建立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网络,规范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机制;2)针对相关企业给予一定补贴;3)建立并完善动力电池使用数据库,结合电池使用期间相关运行数据与出厂数据,对退役电池模组SOH进行预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