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本地负荷高可靠供给,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且已得到长足发展。微电网既可以运行于并网模式也可以运行于孤岛模式,当微电网运行于孤岛模式时,由于没有大电网的支撑,系统中源电力电子装备与负荷电力电子装备间强交互耦合,易发生高频振荡等稳定性问题,严重影响到孤岛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抑制电力电子系统振荡问题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无源阻尼法和有源阻尼法。无源阻尼法是在电力电子系统中加入无源阻尼支路,抑制系统中存在的谐振尖峰,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稳定,但是该方法会带来额外的功率损耗,降低系统效率。
有源阻尼法是通过电压或电流反馈控制,等效地在系统中增加并联或串联的阻尼支路,从而调节源变换器的输出阻抗或负荷变换器的输入阻抗,使得级联系统的等效环路增益满足Nyquist稳定性判据,该虚拟阻尼支路不会引入额外的功率损耗。有学者提出有源阻尼法是解决直流系统中的振荡问题,由于交流和直流系统中变换器的拓扑与控制器的差异,该方法难以直接应用到孤岛微电网系统中。
针对所研究的孤岛微电网系统,需要建立孤岛微电网中的源PWM逆变器和负荷PWM整流器的序阻抗模型。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所建立的均是单一并网逆变器的正负序阻抗模型,而对三相离网逆变器的正负序阻抗建模还未见报道。目前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对一个孤岛离网系统的正、负序阻抗进行建模也未见报道。而且,在正、负序阻抗视角下,对三相离网逆变器和负荷整流器进行交互稳定性分析更是少有研究。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了三相离网源PWM逆变器正负序阻抗模型,在已有的整流器阻抗模型研究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系统中源PWM逆变器的输出序阻抗特性和负荷PWM整流器的输入序阻抗特性,且分析两者在系统中的交互稳定,并加入阻抗重构控制来修正所建立的三相离网源PWM逆变器模型,使其拥有优良的输出阻抗特性。
图1 孤岛微电网系统简化结构及控制框图
然后,基于所建序阻抗模型和Nyquist稳定判据分析负荷类型、负荷功率大小对孤岛微电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源PWM逆变器与负荷PWM整流器交互发生高频振荡的本质原因:在高频处,源PWM逆变器的容性输出阻抗与负荷PWM整流器的感性输出阻抗不匹配。
图2 源PWM逆变器带负荷PWM整流器实验平台
研究人员认为:
对此,在传统的双环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源PWM逆变器的阻抗重构控制。该控制方法分别提高了源PWM逆变器的输出正、负序阻抗在高频处的相位,使得源PWM逆变器与负荷PWM整流器的正、负阻抗相交点的相位差都远大于-180°,本质上增加了孤岛微电网系统的阻尼,可有效抑制孤岛微电网系统高频振荡。
以上研究成果发表在2020年第7期《电工技术学报》,论文标题为“孤岛微电网序阻抗建模与高频振荡抑制”,作者为刘津铭、陈燕东、伍文华、张焜、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