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 verter, MMC)采用子模块级联结构,具有开关器件应力小,电压、电流波形质量高,输出电压调节灵活等特点,因此在高压直流输电和电能变换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当MMC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时,有如下两个问题必须考虑。
直流系统一旦发生故障,较低的阻尼导致电流上升率较高,且不同于交流故障,没有电流过零点,从而电流清除难度要大于交流系统。
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切断故障电流:
上述改进型拓扑无一例外都是通过采用单一闭锁模式实现直流故障抑制。全桥拓扑具有直流故障电流非闭锁抑制功能,但是相对于半桥子模块拓扑所需功率器件较多。而全桥子模块+半桥子模块构成的混合拓扑虽然可以实现直流故障非闭锁抑制,但故障抑制期间,半桥子模块处于旁路状态。
总之,无论是改进型拓扑直流故障闭锁抑制,还是全桥+半桥拓扑直流故障非闭锁抑制,都存在全部或部分子模块处于闭锁或旁路状态,而由于子模块取能电路影响,可能会导致电容电压发散。
MMC中子模块电容相互独立,电容电压均衡依赖于均压控制,而均压控制复杂程度又直接取决于MMC子模块数目。随着子模块数目增加,均压控制对计算量和数据采集速度要求日趋严苛,由此带来一系列子模块电容均压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具有直流故障阻断和内部电容自均压能力的自阻自均压子模块拓扑。
首先利用钳位电路和开关电容网络设计一种多电平子模块拓扑,研究其电平输出特性,实现闭锁和非闭锁直流故障抑制。然后为减少电容电压排序均衡所耗费控制系统计算资源,提高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在多电平子模块拓扑基础上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原理,设计子模块内部均压电路,形成自阻自均压复合型子模块拓扑,并研究其均压控制策略。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模型验证所提拓扑的直流故障抑制特性及均压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图1 非STATCOM模式直流故障非闭锁抑制效果
图2 STATCOM模式直流故障非闭锁抑制效果
研究人员指出,在不改变现有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该新型拓扑利用钳位电路和开关电容网络实现了多电平输出和直流故障抑制。通过内部并联自均压电路实现了均压功能,将参与排序均衡控制的子模块数量降低为一半,缓解了子模块数量过多计算量和数据采集压力较大的问题。同时该拓扑还可以根据直流故障导致的过电流程度,选择不同抑制模式,以获得不同抑制效果。
以上研究成果发表在2020年第18期《电工技术学报》,论文标题为“自阻自均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拓扑及控制”,作者为张建坡、崔涤穹、田新成、赵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