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技术创新,同时这也是保证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高风险性,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创新失的延迟、中断、失败或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因此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风险评价,尽早发现问题,减少风险,不论对企业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和效益,还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与经验积累,都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以期为电站锅炉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评价提供论据,为提高技术创新项目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提供借鉴与思路。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最早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帝于 70 年代末提出的。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它是把一个复杂问题中的各个指标通过划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其分解为若干个有序层次。每一层次中的元素具有大致相等的地位,并且每一层与上一层次和下一层次有着一定的联系,层次之间按隶属关系建立起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模型。层次分析法的一般运用步骤为: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权重向量和一致性指标-- AHP的总排序。
Yaahp是一种用可视化的绘制方法来完成层次结构模型的层次分析法软件。在软件中,判断矩阵值的输入可以选用判断矩阵形式和文字描述形式输入,可以选择e~(0/5)--e--(8/5)标度或1--9标度。该软件提供两种不一致判断矩阵调整算法,最大方向和最小改变。可以设定自动使用合适的算法(推荐),或者指定对任何不一致判断矩阵只使用两者之一。
如果设定为自动使用合适的算法,还可以设定算法选择的阈值(缺省0.2),不一致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大于此阈值,选用最大方向算法,否则使用最小改变算法。在计算完成后可以以PDF、文本、html等类型输出包括层次模型在内的各项计算结果。
电站锅炉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支柱产业,因此它的技术创新除了一般情况下的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和生产因素外,还需要重点关注宏观因素、环境因素等一系列因素。
3.1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1)宏观因素
本文在宏观因素方面设置政策风险和发展趋势风险。
政策风险:电站锅炉不同于一般消费品,购买者所采购的电站锅炉一般都作为生产资料,生产电力资源销售给他的用户。由于电力资源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因而整个电力工业受国家政策宏观调控的影响非常大,国家通过颁布相关政策,对金融机构、电力企业及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政策性指导,进而达到调控整个电力工业发展的目的。因而,电站锅炉制造企业在进行技术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并对国家产业政策的走势有一个较为准确的预期[3]。
发展趋势风险:电站锅炉是一个受各方面影响因素较多的行业,例如二氧化碳减排、PM2.5、酸雨、重金属等都在不同的时期对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提出不同的要求,通过政策法规、行政干预等手段对技术发展方向提出新的要求。
2)技术因素
本文在技术因素方面设置技术创新周期风险、技术成熟度风险、费用风险、研发力量风险等因素。
技术创新周期风险:电站锅炉技术创新随着各相关单位的不断重视,已经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作为一家电站锅炉制造企业,如何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状况,尽快完成产品技术的突破,尽快将科研转化为生产力已经是刻不容缓,因此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缩短技术创新周期,迅速抢占技术制高点已经成为企业发展重中之重。
技术成熟度风险:电站锅炉涉及到的是关系国家稳定的电力行业,因此产品的安全性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完全的创新开发固然带来巨大的进步,但是技术安全性和开发的可靠度都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
费用风险:任何创新都是有其成本的,这其中包括创新本身带来的费用同时也应当包括创新所带来的一系列改变所需要花费的成本。
研发力量风险:研发力量包括人力和物力,需要添置的研发设备、提供新的研发场地、建立新的研发流程、增加新的研发人员等一系列活动都会对企业原有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支持力度小可能造成创新滞后甚至无法完成,全力支持有可能会对企业其他领域的发展带来冲击,因此合理配置研发力量也是影响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因素。
3)市场因素
本文在市场因素方面设置竞争风险、销售风险、利润风险等风险因素。
竞争风险:虽然大型电站锅炉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垄断状态,但是考虑到其市场范围相对较窄,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对手较为强大,因此十分必要在技术创新前对该项技术面临的竞争进行充分考虑。
销售风险:由于电力市场的供需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加之整个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量有一个总量的控制,同时考虑到替代产品的存在,因此在技术创新之前需要重点权衡好产品开发完成后是否能为市场所接受、是否能保持较长的生命周期。
利润风险:电站锅炉市场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市场,其生产成本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对于产品利润有着很高的要求。既要保证产品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尽量降低产品成本,又要保证产品资金回笼率,因此充分估计收益情况是在技术创新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4)生产因素
本文在生产因素方面设置生产技术风险、设备能力风险等风险因素。
生产技术风险:技术创新的最终结果是为了将成果转化为产品,但是技术创新后的成果是否是现有生产技术所能满足,是否是能在一定范围解决生产上的难题等。
设备能力风险:每一家企业的生产能力都是有一定限额的,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一方面企业的设备情况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到一定程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5)社会因素
在社会因素中,主要考虑环境风险和公众认知风险。
环境风险:电站锅炉是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能量转化的设备,其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污染物的产生既是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难题更是企业保护生存环境的责任。
公众认知风险:尖端技术中很多知识还不为公众所认知或被公众所误解,例如核电站辐射、二氧化碳填埋泄露、电站锅炉粉尘等。因此如果技术不能为公众所接受,同样存在技术创新无法转化为技术成果的风险。
3.2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参照系统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等]制定了风险评价体系。通过指标分析确定了风险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3风险指标权重
利用Yaahp软件,采用其中的群决策功能邀请10位专家进行打分,每位专家所占比重10%,得到权重向量:
W=(0.3526,0.1481,0.1802,0.0706,0.2485)T
θ1=(0.5905,0.4095)T
θ2=(0.4153,0.2188,0.0918,0.2741)T
θ3=(0.3713,0.2574,0.3713)T
θ4=(0.7805,0.2195)T
θ5=(0.5907,0.4093)T
按照全部因素W=(0.2082,0.1444,0.0615,0.0324,0.0136,0.0406,0.0669,0.0464,0.0669,0.0551,0.0155,0.1468,0.1017)T
3.4权重分析
从权重可以看出,专家普遍认为目前电站锅炉技术创新中重点关注的的应该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对社会的影响,这与目前对环保的重视是相一致的,因此从大的方面分析在进行项目技术创新时应该是建立在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健康发展为主要前提,同时需要积极配合国家各级部门对新技术进行宣传,解除公众对新技术的不理解和误解。
从全部因素的权重分析,政策风险最被企业所关注。以近些年来较为重要的CCS技术而言,自我国承诺单位GDP CO2 减排达到50%以后,其各项研究工作已在各大研究企业中积极展开。
电站锅炉面临的技术创新方向越来越多,比如:大型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清煤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等,这就使得技术创新需求与项目风险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风险评价及防范,是关乎企业前途和命运的重要课题。
以某企业年初拟立项的A、B、C三个技术创新项目为例,采用图l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系数和专家打分,得出三个项目的排序为A>C>B。这就是说,项目A为首选,项目C其次,项目B最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结果与公司其他部门采用SWOT方法进行分析的结果一致,因此认为此方法可以为公司提供一定的借鉴。
电站锅炉技术创新的风险是有诸多因素组成的,在不同的时期各影响因素所占的比重也不相同,因此在进行风险评价时也需要综合考虑所处的时期。另外在专家选择上也应尽量在不同领域扩大专家范围提高分析的准确性。今后,我们将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风险防范的研究,以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编自《电气技术》,原文标题为“电站锅炉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因素分析”,作者为朱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