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多种振动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零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了更好地保证零部件的质量,在零部件研发过程中需要用振动设备来模拟现实的振动环境,进行环境试验。作为目前市场上运用最广泛的振动设备,电动振动台的工作频率范围宽,约为0.002~20kHz,还具有动态范围宽,易于实现自动和手动控制,产生很大的加速度等优点。
然而,电动振动台内部是一个非线性系统,这些非线性因素会导致振动台加速度输出波形出现谐波失真的现象。因此,从电动振动台的工作原理出发,研究其内部的电磁非线性来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电动振动台工作机理分析方法有三种:有限元法、试验法以及解析法。目前,国内外学者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有限元法和试验法。
对于电磁场的解析方法,主要有三种:等效磁路法、磁势乘磁导法以及利用泊松方程或者拉普拉斯方程求解的精确子域法。
等效磁路法和磁势乘磁导法,需要对磁路进行等效处理,例如磁感线长度、磁阻等,这些等效虽然会给解析过程带来很多简化和方便,但是也造成解析结果不够准确。精确子域法对于磁场解析问题求解精度高。
为了对电动振动台电磁工作机理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采用解析法,建立了电动振动台精确子域解析模型,利用基于傅里叶理论的通用公式法求解每个区域的拉普拉斯方程或者泊松方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结果对解析结果进行验证。最后,通过考虑驱动线圈的位置变化,计算出随驱动线圈位移改变而变化的非线性电磁力,且通过励磁磁场和负载磁场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对非线性电磁力产生机理进行分析。
图1 电动振动台结构
本文首先建立了电动振动台解析模型,采用基于傅里叶理论的通用公式法对方程进行求解,进而将解析计算结果和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解析的准确性;并利用解析结果引入了驱动线圈位置变化,进一步计算得出随位置变化的非线性电磁力分布规律,并对非线性电磁力的来源及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